中新网南京7月2日电(申冉 苏亦瑜 荆雨昕)“南京的夜晚真美……”连日来,正在南京参加“‘Z世代’画像中国”网络互动活动的各国青年博主们,亲身感受到时值暑期热潮中的南京网红地,每个夜晚都是这么的热闹有趣、如梦似幻。

打卡南京夏夜网红地的各国“Z世代”青年。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供图
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”,尽管不是元宵佳节,但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旅游高峰期刚刚开启,也让南京的秦淮河两岸的游客潮堪比过节。
坐在秦淮河上古色古香的画舫里,两岸灯彩和实景表演连绵不断,处处都有惊喜:拐个河湾可能会与中国古代美人碰面,绕过廊桥就能与“四大才子”撞个正着,河上画舫里的游客与河岸边正在直播的网红博主互相打着招呼……十里秦淮河,处处洋溢着欢乐的假日气氛。
南京秦淮河上画舫摇曳,岸边游人如织。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供图
“这太有趣了,可以坐着船,一边看岸上的景色,一边听导游讲述南京秦淮河的典故。”来自孟加拉国的青年博主孟浩笑道,他在学习中文时,最喜欢中国的各种传说故事。

“人真是太多了,到处都是好看的东西,我必须随时提醒自己,别迷路。”来自土库曼斯坦的青年博主厄其尔看着南京夫子庙前广场上的游客,直呼没想到,“没想到夫子庙的夜晚这么热闹和丰富。”
各国“Z世代”青年感受了一次金陵奇妙“穿越”之夜。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供图
但很快,大家就发现自己“惊叹”得有点儿早,原来南京其他地方的“夜生活”更加有趣。
在位于南京牛首山脚下的金陵小城,刚走进烟雾缭绕、流水潺潺、灯火朦胧的大门,外国青年博主们就被园中的景色所惊艳。

“仿佛一脚踏入了另一个世界。”走在假山瀑布间的青石小路,抬头看是重重叠叠的古代楼阁,身边时不时走过身着古装、提着灯笼夜游园的游客,来自俄罗斯的青年博主克利姆在这里学会了一句新的中国话,“我可能穿越了!”
尝试一回中国古人生活,“很有趣!”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供图
更让大家惊喜的是,原来自己也可以尝试一回中国古人的生活。
在金陵小城内的古装体验区,几位外国青年博主挑选了自己喜爱的中国古装,“摇身一变”成了诗人、武将、书生、商人……
“我最喜欢的中国诗人就是李白,穿上这身衣服让我很想背一首他的诗。”来自赤道几内亚的青年博主马图身着一身白色水墨轻纱夏装,摇着纸扇、捧着线装书笑道,“这是我第一次穿中国古装,这衣服看起来特别有文化,也很舒适。”
穿上古装,外国青年博主连背唐诗都更流利了。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供图
实景表演、灯光秀、数字影像……在晚间短短的几个小时里,整个景区内移步易景,让大家沉浸式“梦回”了一场游宴雅集、名士风雅的千年金陵风华。

“我真没想到南京的夜晚这么好玩,有那么多有趣的事儿,难怪游客这么多。”已经说了无数次“没想到”“太好看”的萨尔瓦多青年博主乔森表示,他已在计划下次来南京的旅程。“我要把这样的经历告诉我的朋友们,相信他们也会很喜欢。”
据了解,近年来,南京对市内各处风景名胜、文博场馆均进行了“夜”态化更新,尤其是在旅游旺季的暑期,增加了大批晚间游赏节目、推展多元的夜消费空间,让游客和市民可以全天候感受古都金陵的不同魅力。(完)
7月,校园绿荫格外浓郁,又是一年毕业季,生逢其时的新时代青年,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,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。从五湖四海来,又到天南地北去,新时代青年把个人“小目标”融入党和国家的“大蓝图”,以青春之名,赴时代之约。

寄望青年,亦是寄望未来。与优秀青年代表座谈,强调“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”;给毕业生回信,勉励同学们“不畏艰难险阻,勇担时代使命,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,为党、为祖国、为人民多作贡献”;在高校考察,深情嘱托同学们“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,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”……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爱青年成长,谆谆话语、殷殷嘱托指引青年勇担重任,驰而不息。

百舸争流,奋楫者先;千帆竞发,勇进者胜。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,广大青年是见证者,更是参与者,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,越是不能懈怠,越要加倍努力,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乘风破浪、踔厉奋发。牢记党的教诲,立志民族复兴,青年要做理想远大、信念坚定的模范,做刻苦学习、锐意创新的模范,做敢于斗争、善于斗争的模范,做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的模范,做崇德向善、严守纪律的模范,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写下青春注脚,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时代之歌。

“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:祖国召唤时,我们正青春。”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,是青春该有的模样。在广袤乡村“自讨苦吃”,努力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;在风雪边关枕戈待旦,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;在科技前沿创新竞进,助力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智造”迈进;在三尺讲台默默坚守,一支粉笔书写芳华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传到当下,新时代青年在基层一线磨砺成长,奔赴山河发光发热,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,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,让青春的光谱广阔绚烂。
为青年人搭台,为奋斗者铺路,青春力量更加澎湃。教育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通知,要求全面落实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、改派手续要求,加强毕业生档案转递接收;华东师范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充分发动校友资源,召开专场招聘会,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;重庆市分片区建立高校服务站,选派专人驻站,提升就业指导服务;陕西省“三支一扶”招募人数逐年增多,带动更多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。各地各方结合工作实际,创新思路举措,护航毕业生走好求职路、走稳就业路,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,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,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,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。
“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”。惜别校园,迈向崭新天地,有人如迎春花装点春日,有人如月朵暮开无绝艳。蔓蔓日茂,早开者荣,晚开者亦荣,唯有保持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的锐气,鼓起“扶摇直上九万里”的劲头,主动把一件件小事做好,终能积小胜为大胜、积跬步至千里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07月02日 05 版) 【编辑:李岩】